記者走訪濰坊圣榮廣場和時代麗景苑小區看到,兩個小區內都安裝了狀似“快遞柜”的自助售賣柜。在這些柜子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食品:蔬菜、水果、肉類、肉奶制品。
記者到達濰坊圣榮小區時,幾名工人正在給“蔬菜售賣柜”加裝鐵板和照明燈,負責人張經理告訴記者,加裝鐵板是為了增加售賣柜的承重力,照明燈則可以提供夜間照明,方便居民夜間買菜。在柜子上面,“智能生鮮超市”的標牌十分明顯。據張經理介紹,“蔬菜自動售賣柜”是24小時全天候營業的,已經投放1個月之久,現在的運營情況良好。
中午時分,時代麗景苑小區前來買菜的王大媽告訴記者,她已經在這里買過6次菜了,王大媽選擇“蔬菜自動售賣柜”的原因主要就是圖個方便。她說,“上次我著急用蒜,就是在這里買的。以后我下了班就可以來這里買菜,回去給我的孫子做飯,而且這里的蔬菜價格比超市還便宜,我在超市買這一盒蕓豆大概要5塊錢,這次只花了3塊1,便宜了不少,菜也挺新鮮的。”說著,王大媽向記者展示了她剛剛從“蔬菜自動購買柜”購買的蕓豆。
如同王大媽手里被用保鮮膜和白色塑料托盤仔細包裝過的蕓豆一樣,“蔬菜自動售賣柜”里的其他蔬菜也被包裝完好,分門別類地整齊擺放在柜子里:蔥姜蒜、西紅柿、黃瓜、芹菜、紅薯、胡蘿卜、青椒、娃娃菜……各種蔬菜應有盡有。此外,在蔬菜區兩側,分別設置了水果和肉奶制品專賣區,種類齊全。在“蔬菜自動售賣機”右側,懸掛有塑料方便袋,方便居民買菜取用。
張經理向記者展示了使用“蔬菜自動售賣柜”的過程,居民從透明柜門可以觀察到所有商品的價格,選定食品后,用手機微信掃碼自動售賣柜門上的二維碼,售賣柜的門就會自動彈開,將食品拿出原先放置的白色網格籃子(籃子內置稱重設備),柜子上方的顯示屏會顯示蔬菜的重量和價格,如果居民選擇購買,關上柜門在微信上完成支付,便可以將食品帶走;如果居民選擇不買,將菜品放回原籃子即可,且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首次微信掃碼支付時,需要居民自行選擇是否綁定小額免密支付,綁定后才能打開柜門進行購買,后續購買付款時也將執行小額免密支付。張經理說,綁定小額免密支付的原因是為了避免出現買菜忘記付款的行為,如果出現買菜但是忘記付款或者延遲付款的情況,后臺會在大概半個月以后根據綁定信息追蹤到個人,進行提醒;如果出現拒不付款的惡性購買行為,也會影響到個人的微信信用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張經理補充道。
除此之外,不會使用微信的老年人群體還可以使用儲值卡購買。只要帶個人身份證去公司辦理儲值卡,購買時在卡區卡,柜門就會自動打開,購買完成后自動在儲值卡內扣款,扣款明細也會發送到綁定手機上。
張經理說:“我們的蔬菜來源是濰坊農品協會,實現了從田頭到終端的供貨鏈,省去了中間的‘中介’,所以菜品價格也相對便宜。”據了解,為保證蔬菜新鮮,每臺“蔬菜自動售賣柜”里都裝有空調,工作人員會在每天上午7點和下午4點半進行蔬菜產品的更換,前一天沒有賣完的蔬菜將不再回收回售賣柜。“現在經營情況良好,每天也就能剩下20斤左右的蔬菜。”張經理說。
記者了解到,像這樣的“蔬菜自動售賣柜”已經在濰坊圣榮小區、時代麗景苑小區、高新花園小區、大觀天下小區等小區開始運營,接下來將會在其他小區逐步增加,真正實現足不出區就能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