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OFweek機器人網 新華網
機器和人類的關系可以分為競爭、共存、協作、共事四個階段,隨著協作機器人的研發應用,人機協作正在邁入新階段!
隨著人工智能、傳感器等技術的進步發展,機器人的應用開始從工業場景走向大眾生活,例如商業場所、家庭社區、醫院等,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工作和生活的領域。相關機構曾經預測,未來可能有一半的工作將會被機器人代替。機器人的快速發展,引發了觀眾的普遍擔心。
機器人對于人類未來工作的風險,業內有不同的聲音,例如霍金生前發表的人工智能威脅論,伊隆馬斯克也指出AI是人類文明面臨的最大風險,更有人認為過度自動化是一個錯誤。那么,在今天的就業中,機器人化或更廣泛的自動化意義是什么?
機器人會破壞就業?
近期,不少媒體的文章中都提到一個可能違反直覺的結論,先進自動化和機器人的應用將創造大量新的就業機會。根據德勤2017年的一份勞動力研究報告,英國的自動化在過去15年中創造了350萬個高技術工作崗位。歐洲經濟研究中心也表示,到2021年德國工業就業人數預計將增長1.8%。
這些增長預測主要基于兩個驅動因素,其中一個是機器人技術實現更先進的自動化,使得制造企業能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產品質量,從而最終提高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并創造額外的就業需求。
此外,盡管工廠中生產線上重復性勞動都的采用自動化,企業仍然需要創造性的崗位,需要分析判斷和解決一些特殊問題。尤其在工廠變得越來越復雜的趨勢下,需要更多有思想的人來與機器人一起工作,以提高工廠效率和靈活性。
未來人與機器一起工作 工業協作機器人也稱人機協作機器人,是新一代機器人,與傳統工業機器人必須用安全保護欄與人隔離不同,它可以和人在共同工作空間中合作、互動,共同完成工作。因此,協作機器人必須具備高安全性、高靈活性和高精度,且滿足即插即用、編程簡單直觀、操作簡單,讓非專業人員也能快速掌握并使用。“一旦發生非預期碰撞,協作機器人就會立即自動停止運行,保護操作人員和周圍設備不受傷害。 很多非標產品和復雜工藝需要人機協同完成,機器與人是分工合作、互為補充和相互促進的,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機器人的自動化潛能。相比成熟的國外市場,協作機器人在國內尚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速度十分迅猛。小型化、輕量型、協作機器人,其靈活高效的生產模式、用戶友好的操作界面以及理想的投資回收周期,降低了企業自動化改造的門檻,使得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更愿意通過協作機器人來實現降本增效。 機器人代替人類工作并不是唯一的選擇,業內有人認為人機協作才是未來趨勢。舉個例子,在汽車工廠里,工業機器人每天可以生產數千個汽車部件,但機器人只能執行部分的工作,人類工作人員負責對于部件進行最終檢查,這就需要分析、判斷和決策。雖然提升了自動化,但工廠的人員可能是在增加的,因為車廠需要一些工人負責處理更復雜的汽車組件。
在工業4.0時代,互聯網技術和數字化技術開始賦能制造業,智能制造成為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這與“未來工廠”的概念不謀而合,在未來工廠里,通過人機協作的生產方式將大大提高生產靈活性,推動未來柔性生產。
當然,工業4.0,它其實還是一個想法、一個愿景,因為要真正實現完全的自動化,不論是大工廠也好,還是小工廠也罷,還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在這段過渡期里面會有越來越多的自動化,更多的機器人涉及到、參與到這個生產過程當中。在未來,我們希望可以利用人的
獲取海川機器人優惠報價:18924022066
創意,以及機器的穩定性,合理利用這“兩類員工”的特長,共同打造一個美好和諧的工業環境。
海川機器人有限公司
咨詢電話:020-87832519
手機:18924022066
郵箱:3616276557@qq.com
地址:省市從化區溫泉鎮溫泉大道4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