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中國每天大約生產一億件快遞,如此龐大的物流如何在倉庫中運作?
倉庫工作流程,傳統的排序方法:
在倉儲倉庫中,包裝主要是紙箱,箱子種類繁多。傳統的分揀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勞動強度高,人工成本高;
步驟1:高級叉車司機收到信息后,將高級貨物放在貨架上,手動叉車人員將貨物揀到貨架上,放在托盤上。由于客戶訂單是隨機生成的,因此放置在托盤上的貨物也是隨機的;
步驟2:叉車工人將裝滿貨物的托盤發送到傳送帶,并等待工人將其運送到傳送帶;
步驟3,分布在傳送帶旁邊的工人將托盤上的貨物移動到傳送帶上;
步驟4:當傳送帶上的箱子通過線體末端時,工人掃描并離開倉庫。
項目挑戰,機器人操作困難;
由于貨物堆放混亂,無法預測機器人的下一個抓取點在哪里;無法通過提前避免來解決運行時間問題;倉庫內箱子種類繁多,包裝方法簡單;尤其是一些易碎物品,如酒盒等;智能物流中的無序拆堆 。
在海川機器人方案中,機器人被用來代替原來的“分布在傳送帶旁邊的工人”,將托盤上的貨物移動到傳送帶上的動作由機器人實現;工作站采用機器人單系統雙視覺模式,視覺識別成功率高達99.99%;每個工作站可更換3-4名工人,每次貨物處理的時間周期可縮短30%;機器人無需卸垛可以大大降低現場工人二次搬運的勞動強度;
智能物流解決方案——機器人無序卸貨項目的實施,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