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
自動化立體倉庫是充分利用空間,實物存儲的高度自動化、存儲的高速化和信息的一體化,完全由計算機操控的自動化物流存儲系統。即自動化立體倉庫(as/rs系統)通常是由立體貨架、有軌巷道堆垛機、出入庫輸送機系統、穿梭車、機器人、agv小車、尺寸檢測條碼閱讀系統、通訊系統、自動控制系統、計算機監控系統(wcs)、計算機管理系統(wms)以及其他如電線電纜橋架配電柜、托盤、調節平臺、鋼結構平臺等輔助設備組成的復雜的自動化物流系統。運用集成化物流理念,采用較好的控制、總線、通訊(無線、紅外等)和信息技術(rfid等),通過以上設備的協調聯動,由計算機控制而進行自動出入庫作業,可自動實現收貨、組盤、入庫、出庫、揀選、盤點養護、發貨、庫存統計和報警、報表生成等功能。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廣泛應用于機械、電子、化工、醫、煙草、冶金、輕工、食品、家電、印、綜合物流、軍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各行各業。
自動化立體倉庫主要用于存放少品種大批量的可集裝單元化貨物,貨物一般用托盤、貨箱等作為載體,具體貨物單元形式分為周轉箱、托盤、卷筒、板材、長形物料、超長型物料、超重貨物等多種形式。
根據載體的大小可分為重型自動化立體倉庫和輕型自動化立體倉庫;重型自動化立體倉庫載體一般為托盤或貨箱,有時貨物也可直接存放在貨架之上(如卷料、長料等);輕型自動化立體倉庫載體一般為小型塑料箱,故也被稱為料箱自動庫或迷你自動庫,此類自動化倉庫一般貨架高度較矮。
根據軌道的走向類型,可分為直軌型、彎軌型、轉軌型和岔道型;根據和建筑物的屋頂、墻體等是否相連,可分為分離式自動化立體倉庫和庫架合一式自動化立體倉庫;根據庫前、庫后區的輸送分揀系統等的復雜程度,可分為常規自動化立體倉庫和復雜自動化立體倉庫(一般也稱為自動化物流中心);根據倉庫的使用溫度可分為常溫自動庫、冷藏自動庫和冷凍自動庫;根據貨物的危險級別和易燃易爆級別分為一般級別自動庫和防爆型自動庫。
自動化立體倉庫可以跟生產線對接,可以跟企業的管理系統erp無縫對接。
自動化立體倉庫其優越性是多方面的,對于企業來說,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體現:
空間利用
提高空間利用率早期立體倉庫的構想,其基本出發點就是提高空間利用率,充分節約有限且寶貴的土地。在西方有些發達國家,提高空間利用率的觀點已有更廣泛深刻的含義,節約土地,已與節約能源、環境保護等更多的方面聯系起來。有些甚至把空間的利用率作為系統合理性和先進性考核的重要指標來對待。立體庫的空間利用率與其規劃緊密相連。一般來說,自動化高架倉庫其空間利用率為普通平庫的2-5倍。這是相當可觀的。
物流系統
便于形成先進的物流系統,提高企業生產管理水平。傳統倉庫只是貨物儲存的場所,保存貨物是其的功能,是一種“靜態儲存”。自動化立體倉庫采用先進的自動化物料搬運設備,不僅能使貨物在倉庫內按需要自動存取,而且可以與倉庫以外的生產環節進行有機的連接,并通過計算機管理系統和自動化物料搬運設備使倉庫成為企業生產物流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企業外購件和自制生產件進入自動化倉庫儲存是整個生產的一個環節,短時儲存是為了在指定的時間自動輸出到下一道工序進行生產,從而形成一個自動化的物流系統,這是一種“動態儲存”,也是當今自動化倉庫發展的一個明顯的技術趨勢。以上所述的物流系統又是整個企業生產管理大系統(從訂貨、必要的設計和規劃、計劃編制和生產安排、制造、裝配、試驗、發運等)的一個子系統,建立物流系統與企業大系統間的實時連接,是目前自動化高架倉庫發展的另一個明顯的技術趨勢。現代化企業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出效益”的思維方式已成為大多數的現代企業管理者的共識。
生產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產品規劃,生產組織,物流規劃,外購外設,產品質量,成本測算等內容。自動化高架庫系統作為生產過程的一個中心環節,幾乎參與了生產管理的全過程。
存取節奏
加快貨物的存取節奏,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建立以自動化立體倉庫為中心的物流系統,其優越性還表現在自動化高架庫具有的的入出庫能力,能妥善地將貨物存入高架庫中(入庫),也能及時并自動地將生產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送達生產線。這一特點是普通平庫所不能達到的。同時,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實現是減輕工人勞動強度的最典型的例子。
這種勞動強度的減輕是綜合的,具體包括:1.采用自動巷道堆垛機取代人工存放貨物和人工取貨,既快捷又省力。由于工人不必進入倉庫內工作,工作環境大為改善。2.采用計算機管理系統對貨物進行管理,大大增強了貨物的管理能力,使倉庫管理科學化,準確性和可靠性有質的提高,入出庫管理、盤庫、報表等工作量變得簡單快捷,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3.立體庫系統輔以庫前輔助輸送設備,使入出庫變得簡單方便。4.自動化立體庫系統所需要的操作人員和系統維護人員很少,既節省了人力物力,節約了資金,又改善了工作環境,一舉多得。
庫存積壓
減少庫存資金積壓經過對一些大型企業的了解,由于歷史原因造成管理手段落后,物資管理零散,使生產管理和生產環節的緊密聯系難以到位,為了到達預期的生產能力和滿足生產要求,就必須準備充足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這樣庫存積壓就成為一個較大的問題。如何降低庫存資金積壓和充分滿足生產需要,已成為大型企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大問題。
高架庫系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以自動化立庫為中心的工廠物流系統,解決了生產各環節的流通問題和供求矛盾。使原材料的供給和零部件的生產數量和生產所需的數量可以達到一個最佳值。2.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建立使原材料和零部件外購件的采購更及時和滿足實際需求。3.計算機管理系統的建立加強了宏觀調控功能,使生產中各環節生產量更能滿足實際需求。4.建立成品庫和半成品庫,以解決市場供需的暫時的不一致,充分發揮企業的生產潛力。
現代化企業的標志
現代化企業采用的是集約化大規模生產模式。這就要求生產過程中各環節緊密相連,成為一個有機整體。要求生產管理科學實用。做到決策科學化。為此,建立自動化高架倉庫系統是其有力的措施之一。如前所述,自動化物流系統在限度利用空間,限度地滿足生產要求,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加強生產和物資管理,減少庫存積壓資金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這正是一個現代化企業所要求的和追求的。
由于采用計算機管理和網絡技術,使企業領導宏觀地掌握各種物資信息和使工程技術人員、生產管理人員、生產技術人員及時了解庫存信息以便合理安排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成為可能。國際互聯網(internet)和企業內部網絡(intranet)更為企業取得與外界的在線聯接、突破信息瓶頸、開闊視野、外引內聯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堅實強大的技術支持。綜觀國內外的大型企業,自60年代始逐步采用自動化物流系統以來,到今天已成為企業生產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有關資料統計,日本目前已建成的自動化立體倉庫(物流系統)已超過8,000座。建立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已成為現代化企業的重要標志之一。
隨著物流成本愈來愈高、用工成本愈來愈高和自動化要求愈來愈高,自動化立體倉庫方式已逐漸被廣泛運用,而且大有主流方式趨勢,甚至成為每個企業的高科技化展示窗口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