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于防水行業而言是艱難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原材料價格高企、房地產業下行、“兩高”“雙控”的出臺和行業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導致我國防水行業利潤總額連續數月負增長,目前我國防水行業與房地產一樣已進入“下行通道”。雖然利潤下降不少,但經過國家統計局統計,防水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加,應款增多,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為什么看起來有些矛盾?今天LENBE小編就和大家一同探討防水行業目前矛盾形成的原因。
一、原材料成本上升
相信作為防水行業的從業人士,大家應該都知道今年瀝青、水泥、丙烯酸、PVC等防水原材料都漲價不少,作為房地產供應鏈中弱勢的一方,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并不能傳導到終端市場,真的漲價的防水企業并不多。即便漲了一些,大部分的防水企業獲得的利潤也沒有完全抵消原材料暴漲出來的那部分成本。目前,微利、無利、甚至虧損經營已成為防水行業的普遍現象,防水行業總體利潤下降不少正常至極。
二、企業應款高,財務風險加劇
我們都知道,目前房地產市場已從增量轉為存量市場,由于房地產行業及相關政策的變化,導致房地產行業的去金融化開始。在政策調控下,房地產行業多家房企囿于債務,對整個市場產生劇烈震動,比如恒大事件、新力等都是很好的證明。
要知道,不少百強房企與前20強防水企業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采用集采模式,所以說,防水行業的大部分收入其實都是源自于此,房地產行業出現問題,防水產業也不可避免地被影響,導致行業、企業的呆壞賬增多,利潤下降,資金鏈也開始變得緊張起來。
房地產企業陷入危機,造成房地產商融資難度和壓力極大,常常會出現無法及時支付兌現防水供應商貨款的情況,加大防水企業應款回款風險,導致壞賬率提升。
三、行業“內卷”企業競爭激烈
現在市場上的各種防水企業、品牌層出不窮,魚龍混雜,供給比需求更多,致使許多中小防水企業開始低價的惡性競爭,“內卷”嚴重。
一是長期以來,防水行業一直圍繞產量展開,產能釋放快于市場需求;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萎縮,許多防水企業以低價擴大市場份額。
二是產品創新。大多數企業傾向于采用相同的技術和工藝,而且大多數產品都是同質的。差異化和個性化的產品太少了。
三是產業集中度低,分散無序,難以規范,經營條件也不盡相同。一些質量低劣的產品或經營不善的企業為了自身的生存不時地搶購價格,擾亂市場。
盲目追求低價很容易造成劣質商品和淘汰劣質商品的市場局面。這不僅是對產品質量的不負責任,也是對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極大損害。這種風氣應該得到遏制。
當然,雖然現今防水行業遇到“瓶頸”,但這也加速了防水行業的洗牌,迎來了行業發展新機遇。超低能耗建筑、太陽能可再生能源建設(光伏)、城市老舊小區改造等,將會給防水行業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在此基礎上,防水企業需要做出順應時代的改變,比如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大防水產品研發投入等,相信未來防水企業依舊大有可為!
以上就是防水行業利潤下降,但主營業務收入增加,應款增多的原因,如果對您有幫助的話,請點贊支持。更多精彩資訊可在微信公眾號 倫比防水 www.lunbifs.com中查看。